凜冬將至,又進入了三天兩頭霧霾重重的時節,比上班路上看不清醫院大樓更令人糟心的是,病人的 PCT 和空氣指數一起爆表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分析臨床常見的 PCT 升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PCT升高意味著什么
在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感染性疾病合并有全身或/和中樞神經系統性炎癥反應時,病菌的內毒素可促使甲狀腺 C 細胞、肝臟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肺和腸道組織的淋巴細胞以及神經內分泌細胞等甲狀腺以外的組織大量產生 PCT,而導致其血清或/和腦脊液中的含量升高或持續性升高,且與感染的程度、進展或消退呈正相關。細菌感染后4小時內可在患者血清中檢測到 PCT,在 12-48 小時達峰。PCT 水平與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類型、細菌的種類、以及炎癥程度和免疫反應狀況相關。并非所有細菌感染都可以導致PCT升高,在諸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典型細菌,尤其是革蘭氏陰性桿菌造成的感染中,PCT 升高的幅度最大;與之相反的是,在病毒感染、慢性非生物性炎癥、癌性發熱、藥熱、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手術創傷患者的 PCT 水平卻不增高或僅有輕度短暫性增高。其敏感度和特異性遠高于傳統的 CRP 和外周血白細胞計數的檢測,因而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目前尚未確定區分細菌和病毒病原體的最佳閾值。
表 1 PCT 水平影響因素
PCT具有什么臨床價值
PCT 可以為感染性疾病病情的監測以及指導抗生素使用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PCT 對診斷感染有指導意義,尤其對重癥感染監控的價值更高。血清 PCT 與病程發展呈正相關,作為一個病情監測指標,可對感染程度及器官機能障礙的嚴重性進行準確的判斷。PCT 水平與肺炎嚴重程度相關,在一項小型研究中,最終死亡患者中的 PCT 水平隨時間推移升高,而存活患者的 PCT 水平隨時間推移降低。在敗血癥時,大多數炎癥指標如 TNF-α、IL-6 或 IL-16僅僅暫時或間歇性的增加,相對而言,PCT 診斷感染引起的敗血癥的準確性更高。與 CRP 相比,PCT 在感染時升高更早,有更高的陰性預測值,適用于細菌感染的早期診斷,也可以用于預測敗血癥患者的預后。此外,PCT 水平也可用于預測菌血癥,對于判斷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PCT 同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個敏感的血液學指標,可能與 AMI 的炎癥過程有關。
在衛生經濟學方面,依據 PCT 水平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療或抗生素使用持續的時間,有利于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從而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已有兩項臨床試驗指示,在患者 PCT < 0.1 μg/L 時不推薦開具抗生素,而當 PCT > 0.25 μg/L 則推薦使用抗生素,依照這一判斷標準指導臨床決策的準確性達 83% 。PCT 水平反映了細菌復制的情況,因此也可能有助于決定停用抗生素。數項針對各類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較大型隨機試驗和 meta 分析發現,以降鈣素來指導抗生素治療的決策可以減少抗生素暴露(中位時間從 8 日降至 4 日),且 30 日治療失敗率和全因死亡率并未升高。一項囊括了 10285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研究發現,對于急診患者、住院患者、ICU 患者和敗血癥患者停止抗生素治療的標準各不相同,急診患者和住院患者 PCT ≤ 0.25 / ≤ 0.1 µg/L可以停止使用抗生素,ICU 患者 PCT ≤ 0.5 / ≤0.25 µg/L 即可停藥,敗血癥患者的 PCT 指標相對峰值下降 80% 才可以停藥。雖然尚無研究直接評估過 PCT 對急性支氣管炎抗生素治療決策的指導作用,但是目前已有三項共涉及 338 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的研究中亞組分析均顯示,使用 PCT 處理流程時,抗生素使用不當的現象有所減少。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利用 PCT 指標指導抗生素治療可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時間,縮短住院時間,同時不會影響 30 日治療失敗率。
盡管 PCT 是一個特異性很高的炎癥指標,它依然可能出現假陽性結果。在胃腸道手術、嚴重多發傷、心臟驟停、燒傷、胰腺炎患者中,PCT 水平通常在術后或者傷后 2 天出現暫時性升高,這可能是腸道內毒素移位所致,若不并發細菌感染、膿毒癥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則 PCT 濃度很快下降。在產后、接受免疫治療后、患特定種類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某些自身免疫病時,PCT 水平都可能升高。因此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判定 PCT 升高的臨床價值,PCT 升高不能作為應用抗生素的唯一指征。
明德生物降鈣素原(PCT)檢測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