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監測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結果有助于評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反映降糖治療的效果并指導治療方案的調整。糖化血紅蛋白(HbA1c)已作為評估長期血糖控制狀況的金標準,也是臨床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治療的重要依據。
一、什么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糖化血紅蛋白的英文代號為HbA1c。血糖和血紅蛋白的結合生成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反應,并與血糖濃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
二、與血糖的區別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體時間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進食和糖代謝等相關因素的影響。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穩定可靠地反映出檢測前120天內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干擾,可在任意時間抽血。
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紅蛋白就不可能達標。
三、糖化血紅蛋白的監測意義
1.與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紅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2.生成緩慢。由于血糖是不斷波動的,每次抽血只能反映當時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紅蛋白則是逐漸生成的,短暫的血糖升高不會引起糖化血紅蛋白的升高;反過來,短暫的血糖降低也不會造成糖化血紅蛋白的下降。由于吃飯不影響其測定,故可以在餐后進行測定。
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糖化血紅蛋白相當穩定,不易分解,所以它雖然不能反映短期內的血糖波動,卻能很好地反映較長時間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個月之內的平均血糖水平。
4.較少受血紅蛋白水平的影響。糖化血紅蛋白是指其在總血紅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受血紅蛋白水平的影響。
四、控制標準
糖化血紅蛋白能夠反映過去2~3個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爾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響,因此對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測定,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過去一段時間的血糖控制水平。目前我國將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標準定為6.5%以下。
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的控制情況 :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強血糖控制,多注意飲食結構及運動,并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發癥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可能引發糖尿病性腎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等并發癥,并有可能出現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癥。
在治療之初建議每3個月檢測1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查一次。
明德生物研發的hb1000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糖化血紅蛋白檢測試劑盒可快速檢測人血液中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廣泛用于各醫療機構。
參考文獻: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