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最突出的兩個健康殺手,一個是急性心肌梗死;另一個是急性腦卒中。據臨床統計,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約100萬人,心梗救治黃金時間僅為120分鐘,大部分無法在有效時間內得到救治,死亡率超過50%。腦卒中每年新發病例約250萬人,每年死于卒中的患者達196萬,40歲以上腦卒中現患病人數達1242萬。
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是當下臨床解決這兩種疾病的最佳救治模式。規范化的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可以盡早確診、縮短介入治療和血管打通時間、顯著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中,國務院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納入15個重大專項行動之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年深入落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工作方案》指出,力爭到2020年,各地逐步建立起基于“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癥患者救治體系和院前院內信息共享網絡,實現急危重癥患者醫療救治實現快速、高效、高質量。
國家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分別對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建設發布了規范化的建設流程和認證標準。
據胸痛中心官網數據,全國有超過4000家醫院申請認證胸痛中心,截止目前,不到1500家醫院通過了胸痛中心總部的認證。
而國家卒中中心官網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的卒中中心只有549家。
從患者實際需求來看,這兩大中心建設高峰還沒到來,未來建設重點必然在基層。全國近3000個縣級區劃,每個縣至少要有一家胸痛/卒中中心覆蓋區域患者,才能最終實現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拐點。
兩大中心建設目標任重道遠,兩大中心建設事業大有可為。
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醫院為中心,輻射多家下級醫院,形成區域救治聯盟,不僅能有效降低區域內病患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升區域急救水平,更能夠成為展現醫療服務的城市名片,助力國家分級診療政策落地的標桿。
兩大中心認證難點多,通過率低
盡管有明確指導意見和建設標準,但兩大中心的建設難度大,認證通過率低。主要在于,這兩大中心是一個多學科聯合診療,綜合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工作的系統化組織。主要有以下難點:
1、沒有專業團隊長期指導幫扶,無從開展認證工作;
2、院內多部門協調難度大,步調不統一;
3、建設要求的軟硬件難以統一,運行難度大;
4、認證資料多達數百項,數據統一標準困難;
5、建成后缺乏專業運營,效率和質量控制難解決,再認證通過困難。
明德專業團隊 解決兩大中心建設難題
明德生物多年深耕心腦血管領域,快速診斷(POCT)產品服務國內近4000家醫療機構,熟悉快速診斷、急診、心內、神內等科室業務流程和需求痛點,是國內首家提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全流程一體化建設服務的IVD上市企業。
明德生物胸痛中心全流程建設服務集認證幫扶、軟硬件一體化建設、胸痛中心管理軟件、胸痛質控軟件、運營服務一體,實現胸痛中心高效建設及運營。不僅能實現幫扶一家,通過一家的建設目標,還能夠通過運營促進區域救治聯盟協同,加速區域急救水平發展。
明德生物卒中云橋工程,為卒中患者搭建一條直達專科救治的生命之橋。以建設卒中急救信息化高速公路、全流程篩查管理系統、智能硬件部署、一體化運營服務為核心,融合智能化、科創化、定制化、能落地的特色,為醫院實現認證幫扶、運營管理全流程卒中中心建設服務。
目前明德生物已經為全國多個省市多家醫療機構提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服務,助力重慶新橋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一大批優質醫院實現了認證及高效運營。
助力分級診療、提升區域救治水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雙劍合璧!勇擔心腦血管救治服務急先鋒,明德生物用實際行動為改善2.9億心腦血管病患的健康而努力。
在廣大的市縣級醫院兩大中心建設的蓬勃需求中,明德期待與更多醫療機構緊密合作。